工商時報【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葉銀華】居家病床推薦

看台股成交量能是否萎縮,拿韓國來作比較就可看出,不可諱言,韓國成交值並沒有較大下滑。據統計,2011年台灣集中市場成交值為8,899億美元,韓國為2兆292億美元,到了2015年台灣降至6,288億美元,韓國為1兆9,296億美元,2016年前8個月台灣為3,528億美,韓國為1兆1,560億元,台灣對韓國成交值占比各為43.9%、32.59%、30.5%,很明顯台股量能一直在萎縮當中。而且比較成交值周轉率也是同樣的狀況。

這幾年我們成交值明顯一直跌,且比韓國更明顯,長期都在下滑,可見不只有稅(證所稅)的問題,最根本的問題是,台股欠缺一個個具有成長主流產業,以民國76~78年來說,有金融股帶頭漲,80年代有ICT科技股,但這幾年除了大立光及台積電醫院電動床個股股價大漲外,只有生技醫療股產業有表現,但這是個有市值沒有產值,有值沒有創造就業機會,政府欠缺亮眼的經濟政策。三馬達電動病床

日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說「創新是分配問題的罪魁禍首」,我解讀他的意思認為是:「創新是不應租稅優勢只給特定產業」,現在只有5+2創新產業,但以生技來說,給了那麼多租稅優惠,但帶動的產值及就業機會都是微乎其微,現在經濟政策應是擴大租稅優惠,且應給所有產業。

再來看近幾年來,台股不管是哪個政黨執政,一、都沒有讓人看到太多令人興奮(exciting)的股票,看不到可長期創造價值的股票;二、海外企業回(來)台第一上市風潮鈍掉了,建議加強海外企業來台上市;三、過去曾有三家海外企業來台上市,雖大股東已拿到第三地區的國籍,但後來還是不准來台上市,等於是關掉了這條路。建議政府可以思考上述這種類型的公司,要不要放寬來台上市的標準,以吸引更多海外企業來台股上市。

再來是目前台股量能不振,證券商營運面對嚴酷的挑戰,現在對業務限制很多,主要營業項目是自營、經紀及承銷等三大業務,過去曾深入研究過,現在各國都已開放,連中國大陸都已開放,希望政府能開放券商私募基金,給券商一條更寬廣的路走,未來私募基金可以投資股票與有價證券相關產品,增加操作彈性與投資面需求的管道。

另外,建議政府要積極推動指數股票型基金(ETF),目前已在推動中,但成效並不彰顯,希望四大政府基金及財團法人能買ETF,目前台股發行連結各國ETF,多元化正在醞釀中,發行ETF後,券商要造市、買進股票避險,也將帶動股票活絡。

最後,來談台股交易成本,我個人反對調降證交稅,建議政府可以考慮在稅收超徵下,將個人綜合所得稅最高級距,從45%回到40%,甚至可考慮韓國最高級距只有38%,估算這部份稅收約會減少100億元,如此一來可縮短內外資稅率差距。

總結最後對活絡台股的建言包括:一:增加上市的品質;二、政府提供企業的行政便利與租稅優惠要全面,不要只給予特定產業,促進企業在台灣投資;三、券商經營範圍擴充;四、擴大政府基金及財團法人等投資ETF;五、將個人綜合所得稅最高級距由45%回降到38~40%。

13729EBF458EBAD7
arrow
arrow

    ttbbpv4x6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